经监管督促仍未及时回购被谴责,东方集团债务压力已悬顶

147小编 2024-05-07 21:07

记者丨宁晓敏 见习生丨姜雪

出品丨鳌头财经(theSankei)

在董事长、总裁孙明涛带领下,东方集团(600811.SH)不仅业绩“每况愈下”,其说一套做一套“忽悠式”回购方案接连遭到监管处罚。

9月13日,上交所对黑龙江第一家上市民企——东方集团及时任董事长孙明涛下达了予以公开谴责的决定。在此之前,黑龙江证监局已经向其下发了采取警示函措施的决定。

究竟是什么事件引起多个监管部门如此强烈的反应呢?事件起源于2022年3月,东方集团发布《股份回购报告书》,自3月25日起,以4亿-6亿元自有资金回购公司股票,用于注销减少注册资本,为期一年。可到期后,东方集团只回购40.58万股份,金额仅100.16万元,仅为回购金额下限4亿元的0.25%。

据了解,东方集团成立于1992年,在1994年就登陆了上交所主板,公司核心主营业务为现代农业及健康食品产业,还有部分地产业务,公司盈利长期靠投资收益支撑,而投资收益主要靠参股民生银行(6000016.SH)等公司。

在业绩表现上,近几年公司在下坡路上越走越远。财务数据显示,2018年—2022年,东方集团净利润持续下滑,其中2021年更是亏损17.19亿元,加上2022年的9.96亿元的亏损,两年合计亏出27.15亿元。

此外,东方集团还存在较大的财务压力。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公司有息负债规模在147.2亿元,而账面货币资金仅为48.13亿元,上半年的财务费用超过5.4亿元。

因股份回购事项违规 遭上交所公开谴责

9月13日,东方集团公开信息显示,东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明涛因未依法履行其他职责被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

事件起源于2022年3月,东方集团发布《股份回购报告书》,自3月25日起,以4亿-6亿元自有资金回购公司股票,用于注销减少注册资本,为期一年。

鳌头财经注意到,东方集团此次回购进度颇为缓慢。2022年9月,东方集团披露回购进展,彼时此次回购股份期限已经过半,但公司尚未实施回购。

截至2023年3月24日,本次回购期限已满,东方集团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40.5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1109%,使用资金总额为100.16万元,仅为公司披露的回购金额下限4亿元的0.25%。

杯水车薪的回购,对于东方集团的股价也没有起到提振作用。K线图显示,推出回购方案后,2022年3月初东方集团股价出现短期上扬,达到3.83元/股。经过一年的震荡,4月24日收盘,东方集团2.29元/股。

而未足额完成回购承诺,东方集团也受到了监管处罚。4月23日,东方集团公告称,公司未按照回购股份报告书约定实施回购,黑龙江证监局决定对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并计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另经核实,针对本次回购事项,上交所曾于2022年9月30日发出监管工作函,督促东方集团及时根据披露的回购计划履行回购义务,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但是经监管督促,东方集团之后仍未及时履行回购义务,违反相关规定,因此上交所决定对东方集团及时任董事长孙明涛予以公开谴责。对于上述纪律处分,将通报中国证监会和黑龙江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并记入上市公司诚信档案。

而对于这波“食言”,东方集团给出的解释是,受国内市场需求收缩、市场预期转弱等因素影响,公司2022年核心主营现代农业及健康食品产业销售业务疲软,油脂加工业务量缩减,加之农业板块相关项目推进速度和房地产业务资产处置未达预期,尚未实现资金回笼。

事实上,从此前时间线梳理,东方集团回购无法完成或早有预兆,房地产处置业务还尚未完结,公司再次大手笔收购联合能源。

据了解,2022年东方集团投资7.23亿美元收购联合能源25%股权,公司称拟以自有或自筹资金支付。由于标的公司主要从事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与生产,与东方集团主营业务农产品加工和土地及房地产开发不具有协同性。东方集团此笔关联收购也被监管部门质疑,在短期债务压力较大、债务负担较重的情况下进行跨行业投资,是否具有必要性。

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上半年,东方集团虽然账面货币资金有48.13亿元,但短期借款这一项就高达惊人的82.67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也高达38.55亿元。显然,货币资金远远无法覆盖短期债务,其资金链紧绷,上半年流动负债总计147.2亿元。

正如东方集团董事长孙明涛此前在采访时所透露的,“在保证主营业务运营资金外,还要优先保障项目的顺利推进,对回购未能如期完成深表歉意”。

押注海水提钾项目 能否成为“救命稻草”?

资料显示,东方集团成立于1992年,核心主营为现代农业及健康食品产业,公司于1994年1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目前,东方集团参与控股3家上市公司,包括民生银行与锦州港(600190.SH),以及位于港股的联合能源集团(00467.HK)。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几年东方集团业绩均不尽人意,出现连续下滑,2018年—2020年,东方集团净利润分别为6.56亿元、5.84亿元、2.4亿元,同比变动幅度分别为-14.74%、-10.99%、-58.8%。2021年和2022年,更是分别亏损了17.19亿元、9.96亿元,两年合计亏损27.15亿元。

进入2023年,东方集团业绩仍未扭亏,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67亿元,同比下降35.19%;实现净利润-1.43亿元,去年同期为2609万元。

对于营收下滑,公司表示主要是因为报告期公司大宗农产品贸易量缩减导致收入减少;而亏损则主要是因为房地产业务由于部分资产处置工作预计完成时间较原计划有所滞后、以及房地产项目亏损导致房地产业务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加。

需要注意的是,公司财报中的亏损相较于此前半年度业绩预告亏损高近20%,此前公司半年度业绩预告上半年净利润为-8000万元到-1.2亿元,扣非净利润为-1.45亿元到-1.85亿元。

具体业务来看,在农业和食品方面,上半年公司品牌米业务实现营收2.41亿元,同比增长1.69%;东方银祥油脂实现营收5.78亿元,同比下降21.71%;银祥豆制品实现营收7715万元,同比增长6.61%;公司其他农产品购销业务实现营收28.92亿元,业务量缩减。

在农业产品营收出现收缩的同时,房地产业务则成为了其主要亏损因素,上半年东方集团子公司东方安颐实现营业收入3052万元,主要为二级开发业务交房收入和物业收入,实现净利润-5.87亿元。

主业持续低迷,东方集团也在谋出路。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公司一直大力推进的海水提钾项目终于迎来重大进展。据了解,东方集团海水提取氯化钾项目是以海水为原料,通过海水汲提、沸石离子筛富集、蒸发、冷却等物理过程生产氯化钾产品。

今年6月29日,公司表示海水提钾项目(一期)选址福建省莆田市,目前已开始动工建设,计划产能10万吨/年,预计建设工期10个月。在一期项目投产后,将择机启动二期项目建设,扩大产能。

对于为何推进海水提钾项目?东方集团表示,一方面是基于国内钾矿资源匮乏,海水提钾技术是未来解决国内钾肥资源短缺的一种路径。

另一方面,从利润角度考虑,目前海水提钾成本较钾矿提取等方式要高,由于国内钾肥价格也存在进一步下跌的可能,会进一步减少项目利润空间,但从长远发展考虑,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规模效应,海水提取氯化钾的成本也将随之降低,国内钾肥价格逐步企稳,项目仍存在盈利空间。

行业人士表示,作为农业生产必需的大宗战略物资,钾资源的充足与否对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东方集团在通过多方举措推动转型升级的同时,还需要注意每个产业都有周期性。

下一篇: 再多说两句,怎么理解东方某选这波奇葩操作
上一篇: 如何看待东方飞云在《镇魂》热播之后解散朱一龙工作室?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